這一集的節目中,我們會討論如何訓練孩子接受 “不” 的能力。接收 “不” 的耐力,是可以訓練出來的,這也是一般孩子都需要學習的。孩子的世界很單純,雖然大人很多時候知道 “不” 不是永遠,但對孩子來說,確代表世界瓦解了。我們有8個小技巧,和大家一起分享,一步一步訓練孩子對 “不” 或能夠平靜的接收自己的要求被拒絕。
有什麼事情是很容易導致孩子動怒發脾氣?大多數家長都會回答:「當孩子的要求被拒絕的時候!」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討論,如何幫助孩子接收自己的要求被拒絕呢?
在這一集的音頻,將會討論到以下內容:
- 為什麼孩子會聽到 “不” 就會有很大的情緒反應?
- 如何有技巧的拒絕孩子?增加孩子對 “不” 的理解?
- 如何用循序漸進的方式,訓練孩子接收 “不” 的抗壓性?
為什麼孩子會聽到 “不” 就會有很大的情緒反應?
原因:小朋友聽到 “不” 的時候,就覺得自己沒有辦法得到想要的東西。這個時候,小朋友就會大哭大鬧。有時候,孩子一哭鬧,家長偶然的給予孩子想要的東西而導致孩子學會了 “我一哭鬧就有機會得到我想要的東西”。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哭鬧的行為會馬上消失了 ,好像這樣可以停止孩子的哭鬧。但因為在哭鬧當下,孩子得到了需要的,這過程其實就慢慢的強化了一旦被拒絕,則哭鬧的行為了。
八個小技巧讓家長能夠在日常生活中跟小孩子練習他們的耐受性:
- 有技巧的說 “不”
- 先肯定,再表達什麼時候才可以得到要求的東西
- 例如:「當然可以用手機,但是我們要先做」(需要做的事情)
- 理論:讓孩子知道這是個規則。讓孩子理解到 “不” 不代表永遠的不,而是讓孩子知道需要什麼先做什麼才能得到想要的
- 可以配合視覺時間表 的方式, 來表達什麼時候,可以有那個東西
- 先肯定,再表達什麼時候才可以得到要求的東西
- 用中立和肯定的語氣說 “不”
- 當家長用猶豫的語氣說 “不” 的時候,孩子會認為還有討價還價的空間。
- 在家裡用很肯定的語氣說 “不” ,就不會很直接的影響到別人。
- 當孩子有很大的負面情緒的時候,家長認同小孩現有的情緒
- 先展現同理心,再一起想解決方法
- 例如:「我知道你現在不能有iPad是很傷心。如果我是你的話,我也會很傷心。」
- 家長要先認可孩子有這些情緒是可以的,然後再一起討論怎麼處理。
- 如果孩子還沒有足夠的語言能力來討論的話,家長可以給孩子兩個不同的選擇。
- 兩個不同的選擇可以是孩子喜歡的書,喜歡的音樂,喜歡的拼圖
- 如果孩子還處在負面情緒中,這個時候家長就需要給孩子一點空間,讓他們冷靜下來。當孩子不能從負面情緒中走出來的時候,孩子是聽不進任何道理的。家長講得越多,孩子負面的情緒會越大。
- 先冷靜下來很重要,因為家長要向孩子表達的就是 – 哭鬧並不是正確得到想要東西的方式
- 先展現同理心,再一起想解決方法
- 當孩子展示他們可以冷靜得接受 “不”,家長可以每1-2次裏的一次馬上給予獎勵
- 反向思考:如果孩子能很冷靜地接受 “不”,可以馬上強化孩子的好表現。
- 孩子就會學到:「如果我很冷靜的接受媽媽說不,我反而有時候可以得到我想要的東西, 但哭鬧的話,我並不會得到我想要的。」
- 當孩子冷靜的次數越來越多時,可以慢慢退除獎勵 (例如:每2-3次給予獎勵)
- 訓練孩子用適當的方式解決問題
- 當孩子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的時候,家長可以教孩子怎麼冷靜的問大人 “我什麼時候可以得到呢?”
- 幫助孩子學會什麼怎麼解決問題和詢問自己想知道的資訊。
- 前提是要冷靜的處理。
- 訓練小孩子等待
- 例如:孩子吃完飯後想要馬上吃甜品。這個時候就可以練習讓孩子等待。家長可以叫孩子等一下,假裝在忙3-5秒,再表揚孩子他耐心的等待,然後給予孩子甜品。
- 從很短的時間開始練習,當孩子好好的等父母的回應,強化和鼓勵這行為。
- 當家長說“不”的時候,家長要教孩子怎麼回應
- 如果孩子的模仿能力不錯,可以示範孩子可以怎麼回應
- 例如:「好吧」 「沒關係」
- 在家裏先有足夠的練習
- 在餐廳,學校,超市,家長可能會覺得打擾到別人或受到異樣眼光。
- 在家裏可以常常練習孩子接受“不”而不會受到社會壓力。
- 在外面的時候,說 “不” 的頻率可以低一點。這樣就不會助長孩子負面的行為。
- 也可以在出去之前,跟孩子預習一下有可能會發生的情況。請在以下的建議欄,和我們分享您孩子的進步,任何的問題和對未來主題的意見,歡迎分享。
請關注我們的 FB 及 IG:
- FaceBook: ABA To Go Facebook
- Instagram: ABA To Go Instagram
分享音頻文章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whats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