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A 035 – 孩子出現自殘行為 怎麼辦?
我和Fay 遇到許多家長在眾多孩子的問題行為中講到自殘行為總是特別無奈. 不論是打自己, 撞頭, 抓頭髮等, 都會讓爸媽特別心疼和著急. 本集和你一起討論會發生自殘行為的背後原因, 如何預防傷害自己的行為發生, 和若行為已發生, 大人又能怎麼處理呢?
我和Fay 遇到許多家長在眾多孩子的問題行為中講到自殘行為總是特別無奈. 不論是打自己, 撞頭, 抓頭髮等, 都會讓爸媽特別心疼和著急. 本集和你一起討論會發生自殘行為的背後原因, 如何預防傷害自己的行為發生, 和若行為已發生, 大人又能怎麼處理呢?
許多孩子在和夥伴玩遊戲時,常常因為輸了遊戲而崩潰。您是寶貝是否有類似的狀況呢? 家長和老師可以如何教學正確的反應。可以從贏得 “友情遊戲” 來當作最好的比賽。讓孩子更在意友情的輸贏。不要為了贏了遊戲,而輸了友誼。
今天我們要回答一位家長提出的好問題:
“如果我不知道孩子的行為功能,我要如何找到可以教孩子的代替行為呢?“ 今天我們會跟大家分享一些分析行為功能的方式。
身為爸爸媽媽或老師的我們,是否很多時候都希望孩子做出一個動作前,先想想後果呢? 很多我們的孩子,可能在情緒下會做出衝動的行為,或衝動的說出一句不該說的話。大人可以用什麼方式,引導孩子先想想後果,再做出下一步呢?今天我們要和大家介紹 行為導圖 的用法教學方式。
功能性溝通訓練 (Functional Communication Training) 是訓練孩子用溝通的方式表達他們喜歡, 想要或不想要的的人,事,物,要求等等。FCT 的目的是讓語言和溝通成為代替不良行為的溝通方式。 今天的podcast會討論到進行功能性溝通訓練的9個步驟。
這集帶給大家比較多我和Fay 的心裡話.作為在旁幫助的第三者, 我們看過近百個學生和家庭. 尤其在傳統華人家庭長大的, 不只是小孩要面對社會期待, 父母親也背負不少的壓力.這一集 “當孩子的最佳發言人” 就是來鼓勵爸爸媽媽, 作為家長, 用甚麼方式可以替孩子們出聲, 替他們爭取呢? 我們怎麼用健康的方式來看待孩子特有的自閉症特質? 又有哪四點反思值得家長們來想看看呢?
本集播放的時候正好是暑假期間. 暑假孩子們很開心 (家長卻不一定哈哈) 但對小學或中學畢業的學生, 心裡是會擔憂九月新學校的來臨. 坊間有許多特殊教育早療的資源和幫助. 但對於年紀較大, 邁入青春期的孩子們, 他們能找的資源較少. 本集將會討論在邁入中學的青春期孩子,他們要學會的重點技能是甚麼呢? 老師和家長們又可以如何幫助孩子們更快適應這個新的高壓環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