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A 024 – 視覺圖片的神奇與不神奇
視覺圖片的兩大用途:
- 提升理解與認知
- 指令與規範
- 先。。。後。。。
- 學習故事
- 選擇目錄 – 例如,冷靜下來的方法目錄,可以得到的獎勵目錄, 等
- 加強獨立能力
- 獨立的完成日程表
- 獨立完成自理步驟
- 圖片交換溝通法 (學生的語言)- 此用途和老師給指令時配合者圖片是不同的功能與用法
視覺圖片的兩大用途:
今天我們要回答一位家長提出的好問題:
“如果我不知道孩子的行為功能,我要如何找到可以教孩子的代替行為呢?“ 今天我們會跟大家分享一些分析行為功能的方式。
不論是有特殊需要或是一般學生的家長, 許多時候大人們常會苦惱孩子們短暫的專心, 或是渙散的注意力要如何改善. 這集Fay 和 Joyce 快狠準的直接教給大家三招. 只要大人們持之以恆, 多試試看, 相信一定可以幫助你!
我和Fay 遇到許多家長在眾多孩子的問題行為中講到自殘行為總是特別無奈. 不論是打自己, 撞頭, 抓頭髮等, 都會讓爸媽特別心疼和著急. 本集和你一起討論會發生自殘行為的背後原因, 如何預防傷害自己的行為發生, 和若行為已發生, 大人又能怎麼處理呢?
功能性溝通訓練 (Functional Communication Training) 是訓練孩子用溝通的方式表達他們喜歡, 想要或不想要的的人,事,物,要求等等。FCT 的目的是讓語言和溝通成為代替不良行為的溝通方式。 今天的podcast會討論到進行功能性溝通訓練的9個步驟。
身為爸爸媽媽或老師的我們,是否很多時候都希望孩子做出一個動作前,先想想後果呢? 很多我們的孩子,可能在情緒下會做出衝動的行為,或衝動的說出一句不該說的話。大人可以用什麼方式,引導孩子先想想後果,再做出下一步呢?今天我們要和大家介紹 行為導圖 的用法教學方式。
本集節目將討論到家長運用獎勵,卻不小心變成賄賂的問題。 許多語言能力好的孩子,更有可能變成討價還價的機會。家長和老師該如何做,才不會讓獎勵淪陷為賄賂呢?如何避免孩子討價還價才肯做事的問題呢?歡迎加入Fay 和Joyce 的討論於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