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集的音頻會討論到ABA 這三個字的定義,還有四個為什麼ABA教學,對自閉症和成長障礙的孩子的學習,社交技能,說話,和降低問題行為等等有效的原因。
ABA 是Applied Behaviour Analysis 中文的翻譯就是應用行為分析。
- 應用 – 針對社會認為重要的行為來進行分析與改變 (認知,社交,學業, 遊戲, 駕駛, 語言學習, 自我保護等等)
- 行為 – 該行為在自然情境中具體, 可觀察, 可測量的
- 分析 – 該行為可分析, 並且執行者可以操作並控制行為的發生與否
簡單來說ABA/ 應用行為分析是用來研究行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 好改善人類重要行為的科學.
ABA為甚麼可以有效幫助自閉症孩子
原因一: ABA 的教學專門運用在日常生活有用的技能上. 它會特別注重孩子的學習動機
ABA 其實不是為了針對自閉症孩子才發明的治療方法.。 他其實是人類基本的行為學延伸出來,運用在訓練日常生活有用的技能上。例如說,社交語言,溝通,運用眼神接觸,增加自理能力例如吃飯,上廁所,正當的社交技能,減少哭鬧行為,等等。但許多有自閉症的孩子們, 學習動機不如其他同儕這麼多元 (有些孩子只要一個眼神的認可就可以開心地玩下去, 有些卻要更多的鼓勵和外來的獎勵). 所以ABA 會特別注重並且發展更多元自然的學習動機。
原因二: ABA 注重漸進式/ 系統性的教學
在教學上,我們注重漸進式的教學。從基本技能慢慢加入越來愈複雜的技能。 例如說今天小明不會主動用語言和大人要求東西. 我們可能會從最基本的眼神接觸或手指去指開始 (看著大人, 指著餅乾). 當他有這個技能, 再更進階教他用單音和眼神接觸的方式去要求 (看著大人, 說餅乾)。
原因三: 在處理行為問題的方面, ABA 會先找到問題行為後面的功能才會設計出有效的治療方案
如果是問題行為,我們就找出這個行為功能,就是行為背後的動機與原因,再藉由不同的教學策略來降低這些問題行為. 其實教導新的行為,與減低問題行為,是雙重並進的。因為通常一個問題的行為大多是缺乏適當行為。
舉個例子, 許多小朋友有重複性的言語. 有些是在言語上會像鸚鵡一樣模仿周圍的人說話, 或是電視上的卡通人物. 雖然是說話, 但小朋友說的這些話在社交上是沒有功能性的。
那老師就會引導孩子在適當的情況下講有相關的話. 小明如果聽到bye bye 並且時不時的掛在嘴邊, 老師就會在平常的時間引導他說別的. 只有再跟別人告別的時候才鼓勵小明說byebye。
所以ABA 能有特別幫助自閉症小朋友第三個原因是再處理行為問題的方面, 我們必須先找到問題行為的功能才能設計出有效的治療方案。
原因四: 為了確保治療方案的效果, ABA是一個很客觀/很科學的角度去觀察並記錄一個行為, 再從這些紀錄的數據去分析最有效的教學方案.
ABA是一個用數據來引導治療方案的教學方式。而不是單純的以父母或老師的主觀意見來認為治療方案是否有效.當小朋友的技能達到一個預設標準 ,比如果說連續5次的機會中,小明可以四次主動和人打招呼,而且是在不同場合和類似情境下才可以視為純熟的技能。
ABA 對自閉兒特別有幫助的四樣原因:
- 他專門運用在日常生活有用的技能上
- 他是注重再漸進式/ 系統性的教學
- 在處理行為問題的方面, 我們必須先找到問題行為後面的功能才會設計出有效的治療方案
- ABA是以一個很客觀/很科學的角度去觀察並記錄一個行為, 再從這些紀錄的數據去分析最有效的教學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