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八集的音頻節目中,我們將討論 “懲罰” 在ABA 領域是如何定義,和如何的小心被使用。任何的懲罰干預,都需要配合強化過程,才可以有效率的降低偏差行為。

第八集的節目我們將會討論到,什麼是ABA領域的懲罰定義?

  • ABA 對懲罰這個名詞的定義
  • ABA 對運用懲罰嚴謹的道德規範及使用懲罰的負作用
  • 什麼時候,才可以開始考慮懲罰?
  • 懲罰的執行過程

在ABA的教學領域裡,90% 到 100% 以上的都是使用強化 (Reinforcement) 的過程,或是運用區別性強化 (Differential Reinforcement) 或削弱 (Extinction) 的技巧來提升正確代替行為,進而降低偏差行為的目的。 在節目一開始,我們提到了小時候經歷過的體罰。 這種體罰,是我們在做行為訓練時不會存在的。 這樣的體罰,雖不會讓我的數學成績進步,反而讓我對數學起了反感。更讓我對學習的焦慮倍增。ABA 非常的強調不可以有體罰,或任何會傷害學生身體及內心的步驟來處理偏差行為。ABA 的文獻裡,大部分的偏差行為可以使用強化的技巧來改善的,所以這些步驟永遠會是處理偏差行為需要先考慮的。若有少量的及其嚴重的偏差行為,在使用所有強化的方式還不見效的話,才可以考慮懲罰的方式。而這些懲罰,是需要考慮道德規範的。

懲罰的定義 (Punishment)

ABA 裡懲罰的定義,不是體罰或任何一種特定的方式。而是任何可以讓行為降低的過程,就是定義為懲罰。

  • 例如: 開快車,被警察捉到開了罰單, 在未來,開快車的行為會減低。

正懲罰:在在環境之內加入 (不喜歡的)刺激, 進而讓行為降低的目的。

  • 例如:體罰

負懲罰:在行為發生後,從環境內拿走 (喜愛的)刺激,進而讓行為降低的目的。

  • 例如:罰單

使用懲罰有效果,必須建立在是否老師或家長在代替的正確行為上做強化。但是並沒有在教學上使用強化或鼓勵的方式,或者是分解習題到容易理解的單位,進行教學。
雖然在教學上,我們強調使用強化的方式。但是很多時候家長在和孩子互動的時候,難免會出現懲罰的過程。因為懲罰時,通常會馬上抑制偏差行為。因為懲罰的效果很多時候一次見效,但是副作用很多。

  • 例如:影響親子關係、孩子負面情緒的產生、或是更多偏差行為的產生、等等。

所以,我更希望能強調,怎麼樣把大人的注意力放在強化正確行為上,把大多的精力放在鼓勵、微笑、開心的親子關係上。以上的例子都是人之常情,所以包括我自己需要常做的功課就是把負面的互動降低,正面的互動提高。把重點放在教孩子更多正確的行為上。

什麼時候可以開始考慮使用懲罰?

處理偏差行為時,最大的重點是需要先瞭解,孩子產生這些偏差行為原因,和背後的目的有那些? 用ABA名詞來說,就是“行為的功能”(Behavior Function)是什麼?

  • 例如:孩子丟東西去引起家長的注意力。

我們就注重在思考如何教導孩子運用正確的方式去引起家長注意。

  • 例如:說拍拍媽媽的肩膀,之類。

處理偏差行為的第一步,絕對是先找出正確的代替行為,然後教孩子使用這些正確的行為得到想要的。當孩子選擇使用正確行為時,給予強化。如果教會了孩子代替行為,而偏差行為還是很危險的威脅到自己或別人時,才會考慮懲罰。做懲罰步驟前,需要和您的行為應用分析師做徹底的討論與計劃才可以執行。

使用反應代價, 給予代幣來強化正確代替行為, 以及拿走代幣雙管齊下

當我們想要降低一個偏差行為的時候,都會有個缺乏的正確行為。當我們能夠找到正確的代替行為教孩子時,需要教孩子這個正確的代替行為,然後進而強化。使用反應代價的原則:

  1. 孩子可以在做到正確代替行為的時候,贏得代幣
  2. 孩子做偏差行為時,會失去代幣
  3. 贏得的代幣,必須要多過失去的代幣
  4. 清楚的教孩子,得到代幣和失去代幣的規則
  5. 千萬別讓孩子到欠的地步
  6. 如果代幣無效,則表示代幣可以交換的東西,孩子可能不是很在意。需要找到有效果的強化物
  7. 需要和您的行為顧問討論干預計劃,並讓所有家人及老師瞭解計劃的詳細內容

注意強化與懲罰過程,是否有改變行為

在干預的過程中,持續的觀察偏差行為和正確的代替行為的發生頻率極其的重要喔!如果偏差的行為沒有降低的趨勢的話,可能在強化過程中,或懲罰過程需要做調整喔!

使用懲罰指南

  1. 找到正確的代替行為
  2. 強化正確的代替行為
  3. 正確的代替行為必須容易做得到
  4. 若還是無法降低偏差行為時,才考慮反應代價
  5. 必須要有明顯的強化,及反應代價的規則
  6. 懲罰的偏差行為的定義必須要清楚,代價也必須定義出來。(例如:失去多少代幣,等等)
  7. 持續觀察是否正確的代替行為有增加,是否偏差行為有減少的趨勢

Similar Posts